首页 > 中国足球

08年男篮8进4 08年男篮重聚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李辉

20分惨败南苏丹,中国男篮想从小组出线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成为亚洲成绩最好的球队从而获得巴黎奥运会的资格也变得异常困难,如果一切都按最初设定的方向发展,中国男篮需要在潜在的3场比赛中取得全胜(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安哥拉)同时还要指望日本无法同时击败实力羸弱的佛得角和委内瑞拉....

当然,这一切已经不那么重要。

中国篮球=反现代篮球

2013年NBA季后赛,库里用超神的三分表现让见惯大场面的名帅波波维奇直呼仿佛看见了乔丹。从那之后,库里让篮球进入了三分时代、小球时代。小球时代有两大显著特点,第一,三分球的频率和准头明显提升。第二,比赛的节奏明显加快,球队整体得分明显提升。21世纪初,NBA的比赛往往以肉搏战居多,2004年,底特律活塞更是依靠每场将对手限制在80分左右的防守赢得总冠军,但在小球时代,如果你无法拿到110分甚至更多,你就很难赢球。

虽说FIBA和NBA的比赛风格有所差异,但身处同一个世界,二者风格的衍变是趋同的。如今的国际赛场,一支球队要想赢球,每场比赛至少要拿到80分,然而中国男篮却是一支恒定60+的球队,对阵塞尔维亚,我们63分,对阵南苏丹,我们半场40,全场依旧只有69分。

一支球队的得分是结果,他们的比赛内容则是原因。从内容来看,中国篮球打得是反现代篮球。和南苏丹的比赛,我们全场比赛的快攻得分是触目惊心的0分,每当对手投篮不中时,我们没有想办法如何发动快攻打对手的立足未稳,我们的做法是主动将节奏放慢,等到全员通过半场后再打阵地进攻,显然,这让对手防起来变得更容易也更有针对性,因为对手很清楚,你并不会推反击。

image.jpg

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球员一整场比赛都不想着通过快攻完成得分?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教练的战术安排,第二是没有这个能力。第一点原因是整个篮球培养体系的通病,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的青训都会让球员稳住节奏,先把球安全带过半场再说,如果有青少年擅自一个人发动快攻,他很可能要遭来教练的严厉批评,久而久之,那些原本有意识快攻的血性少年也不再会按下加速键。第二同时也是当下最现实的原因,我们的球员从小就不被要求打“鲁莽”快攻,故而他们也没有培养出打快攻的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比赛中突然将节奏加快无疑会出现很多的失误,从而被对手多次打反击。就像所有人都知道足球世界里的高位逼抢非常有用,但不曾训练的球队盲目高位逼抢很可能会被对手轻松破解导致后防空虚。

再说三分,小组赛前两战,中国男篮合计49投16中,命中率不足33.3%,且三分球投篮占总投篮比例均在50%以下,相比之下,南苏丹全场60次运动战出手有30次是三分,并且投中了其中的15球。

总的来说,如今我们看到的中国男篮是一支极度缺乏特点的球队。这跟实力、输赢并无关系,日本队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同样缺乏竞争力---别看他们赢了芬兰,但即使他们没有赢下芬兰,在比赛的前三节,他们依旧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特点,他们的后卫具备很强的突破能力,他们的传跑意识极佳,他们知道何时改变比赛的节奏,而不像中国男篮这般永远的匀速运动。

这样呆滞的篮球风格,显然,比一场20分的惨败来得更令人痛心和绝望。

中国男篮正在步中国男足后尘

20分不敌南苏丹后,中国男篮要想出线,必须要在下一场净胜波多黎各36分以上,从而获得奥运会资格。从赛前的信心满满到最后开始分析各种可能性,这样的心路变化,熟悉吗?

20分不敌南苏丹后,球迷们展开了质疑大会,不少网友表示为何不让胡金秋登场,为何不征召郭艾伦等等。这样的“如果”,这样的“没上场的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熟悉吗?

20分不敌南苏丹后,乔尔杰维奇也“跌下神坛”,不少网友认为洋帅徒有虚名,中国男篮应该找土帅,这样有关教练的讨论,熟悉吗?

image1.jpg 相关阅读:

  • ⭐CBA公布本赛季全明星阵容:易建联、郭艾伦领衔南北首
  • 篮协公布三人男篮人才库中备选球员名单
  • 男篮亚洲杯抽签:中国、韩国、中国台北、巴林同组
  • FIBA新一期男篮排名:美国居首 西班牙第2 中国第29
  • 不容易!北控队史第三次战胜广东队
  • 李弘权:感谢琦哥&队友&每位帮助过我人 将来会为上海队
  • 男篮世界杯中国vs韩国回放,男篮亚洲杯预选赛韩国
  • 篮协成立之初,韩登被推荐为第二届国家队教练,并培养了胡
  • 中国男篮对阵澳大利亚时间,中国男篮预选赛世界杯赛赛程
  • 太有才用不上?盐湖城前锋博尔进入印尼男篮名单,备战东南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声明:今日,最新,最近体育新闻报道-进步君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